[澳門月刊] 劉成昆:穩傳統促多元“雙管齊下”實現澳門可持續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給包括澳門在內的各地經濟帶來了衝擊,由於澳門自身經濟結構或者說是產業結構的單一性,加上其非常依賴於其他的區域,所以對澳門以博彩業為主的產業結構的衝擊,表現出整個GDP近乎腰斬,還有其他的社會、民生等受到衝擊,這都體現出澳門經濟的脆弱性。
疫情給澳門帶來雙向影響
澳門比較特殊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所帶來的上述問題,再一次說明過去多年來澳門提出經濟要適度多元化的必要性。換一個角度來講,這種衝擊使得澳門整個社會對經濟多元的迫切性、必要性及未來如何透過區域合作來推動這種產業多元看得更加清晰。
但由於疫情的外部衝擊依然存在,依賴本澳支柱產業博彩業為主的財政稅收減少的問題短期還是難以避免的,至少在可預見的一或二年內,經濟的恢復過程還是比較緩慢的。這種衝擊給經濟帶來的影響,反過來又催生整個社會在深思熟慮之後,對過去提出的經濟多元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有利於更好地推進產業多元,更好地提升城市韌性,這應該是一個雙向的作用。
脆弱期減福利需謹慎處之
澳門經濟的下降必然會帶來政府整個財政收入的減少,從財政來源的角度看,目前單一的產業結構及博彩業稅收為主要財政來源的現狀短期難以改變,而多年形成的社會福利或高福利性的慣性會繼續存在,不可能完全地對應這種因財政的入不敷出,就直接“砍掉”,這不但是澳門,全球很多經濟體都一樣,一旦其進入這種高福利的社會階段,想要減少都是很難的,而要增加也受到不確定因素是否能夠逐漸得到化解的影響。
對於本澳的“現金分享”,它畢竟是一個持續了數年、具有較大慣性的福利,如果直接把它減掉的話,會產生一種相反的效果。本來大家預期變得比較脆弱,如果類似這種“現金分享”的福利受到影響,可能會增強這種脆弱性。而過去經濟情況比較好的時候推出這種“現金分享”,我們可以說是共用經濟成長的的成果,但是現在經濟下降或衰退的時候,政府和普羅大眾相應的需要一起面對現實、共度難關,應該在政府增加開支、收入減少方面做出一定的權衡,這也是目前在經濟衰退及未來反轉充滿不確定時候的抉擇。
政府要幫助市民提升市場預期
基於疫情的不確定性,比如近期南非出現新的變異病毒,類似這種不確定因素,使得大家對於市場的預期經常會發生一些逆轉,如受此影響博彩股出現下跌。對於這類太多的不確定性,站在政府施政的角度,為穩定經濟應盡力提高就業、加大改善民生的扶助力度,從而使整個社會對經濟發展有一個向好的預期。
疫情已經持續近兩年,GDP的腰斬,博彩業的大幅下滑,這些都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這一過程中民眾的心態和預期就顯得非常重要。如何穩定大家對未來經濟下降的擔心,政府已持續進行了連續幾輪的經濟援助措施,起到了穩定人心、改善民生、增強預期的積極作用。是否能夠更好地促進民眾對未來經濟逐步向好的預期,因為很容易受到來自外部隨時出現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這種持續的援助措施就顯得非常必要。但政策援助邊際效應是會下降的,所以現在在財政赤字情況下的援助措施,還取決於整個疫情能夠在多大的程度上能有效地得到控制。正如我們看到一些和疫情共存的一些國家或地區,實際上他們付出的成本還是非常高的。特區政府某種程度上與內地採取的是比較一致的也就是“零容認”的抗疫政策,比較來看,這和放任的抗疫政策付出的成本還是小一些。所以政府的抗疫政策、援助政策還是有非常積極的一面,這對穩定人們社會預期發揮了正面作用。
從政府使用財政儲備增加開支,採取相關政策應對經濟下滑的趨勢是一種正常的反應。而社會居民存款的增加,也反映了普通人的預期,即在遭遇經濟下行的時候,大家對未來經濟審慎樂觀甚至是相對悲觀的一種態度,利用這種減少消費、增強儲蓄的方式來確保在可預見的未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品質,這是一個應對的自然反應,政府和居民的做法都屬於正常的表現。
根據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每個季度所做的本澳消費者信心指數的調查,2020年一季度,市民對政府推出第一輪的抗疫措施的看法信心十足,第二次做時該信心就已顯示出下滑,說明政策的邊際效應在遞減。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每一季度消費者信心下降的幅度還是比較大的,並且每當疫情出現相對穩定或者出現反彈都會成為影響這一指數的重要因素。目前本年度第四季的調查結果還沒有出來,如果本季的信心指數有所反彈,則一定程度上顯示市民對未來半年經濟恢復相對審慎地趨向樂觀。
積極進取增加財政動態流量
從經濟財政司司長介紹的情況看,疫情這兩年澳門花費的財政儲備約一千億元,這是一個動態的資料,而本澳的財政儲備數額相對又是一個靜態的數位,是個存量的概念,未來有沒有更多的收入進入,來維持社會的福利及因抗疫而增加的各種社會支出,這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這種持續的時間及運作的模式到底能維持多久,取決於的收入的增量,簡單說就是旅遊博彩業恢復的情況,這就和另外一個問題聯繫到了一起,就是在未來一年的疫情波動中,經濟能否在調整中逐步向穩的一個判斷。
2022年,我認為會隨著周邊尤其是中國內地因疫苗普及率的提升,相對於2021年,從基調上來說會有一個比較樂觀的預期。而從恢復經濟的措施上講,也應該會更加進取、更加開放。
現在澳門的財務儲備是個明確的數額,在赤字財政的背景下如果持續沒有增加收入的來源,慢慢耗光也是有可能的。但如果能有增加並使財政流動起來,比如我們透過積極進取,擴大供應投資,或者再延續一些惠民包括對中小企業惠及的扶持和促進,從發展的角度、提振經濟的角度來看,增資開源會增加,同時也會平衡財政減少的壓力。
同時,特區政府在財政儲備方面如果有一個科學合理的投資理財配置,獲取的收益來源也可以相應地提升財政儲備的投資回報,通過這些綜合增量措施來沖抵被動的花錢措施,降低財政減少的壓力,也可以主動有效地增加財政的收入。
穩主業強合作力爭財收多元化
澳門目前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財政收入的結構,不會因為這種疫情的衝擊而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從統計上看,2020年博彩業占整個GDP的比重由過去50%降到了21.3%左右,這不是因為產業多元所帶來的變化,而是由於博彩業自身受到疫情衝擊下降的結果形成的。
談到增加澳門的財政收入辦法,第一從維繫這塊看,隨著未來疫情在反復波動中日趨會逐步好轉,博彩業的恢復應該還是會比較快的。從這個角度看,博彩稅所對應的財政收入結構,在可預見的時段是很難改變的,財政稅收還是要依靠這一主業的稅收;第二從擴大的這塊來談,這次事件對整個社會多元發展的認識應該是更加深刻了,也讓我們充分意識到要未雨綢繆,在擴大財政收入的多元也是相當一段時間必須要做的工作。從目前情況看,澳門本土33平方公里的區域做產業多元是比較難的,包括發展類似金融業這種對土地要求比較少的產業,該產業產值在短期內還是難以與博彩業資料相比較的時候,就要藉助深化區域合作促進產業多元。
我們要用橫琴深合區的建設,擴大一些澳門產業多元及對應的財政收入的多元。正如“二五”規劃和近期政府的施政報告,都將橫琴從大的方向列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長遠發展的一條出路,包括做好粵澳合作、做好開發橫琴這篇大的文章,包括金融推動、科研拉動,加快會展業和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發展。
2022年以區域合作深化的形式來推動和實現澳門產業的多元化,加速現代金融帶動作用的這種務實的發展形式應該是很明確的了,由此如果我們有一個利於產業結構的優化,支援傳統產業的復蘇,同時對多元化產業的培育做為發力點,通過提升復蘇一段時期無可替代的財政主要來源的傳統旅遊業,是保證經濟和財政收入的關鍵點。只要在穩定疫情的前提下,通過我們和周邊地區尤其是內地的往來及香港通關的正常化,就可以持續地推動主業博彩業的健康而有序地發展。期間博彩業在自身面臨續牌和“博彩法”修訂,也在進行自我調整和優化,諸如類似美食、購物、度假村等非博彩類元素。
推動新興的多元化產業發展,更多地要靠橫琴的深合區建設以及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期的合作來努力完成和實現。橫琴深合區總體方案中提出的四大產業能否培育成對應澳門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雙管齊下”共同發展,是未來澳門經濟良性發展演進的方向,也是澳門未來擴大財政收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選擇方向。
澳門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