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發佈「澳門消費者信心指數2025年第2季」調查

2025/07/08

    「消費者信心指數」是綜合反映並量化消費者個人對當前經濟形勢强弱看法的指標,包括消費者對目前及未來的宏觀經濟、就業狀况、物價水平、生活水準、購買住宅及投資股票等方面的主觀感受。它常被用作預測經濟走勢和消費趨勢的一個先行指標。

    澳門科技大學與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台灣輔仁大學共同合作,由2008年第4季開始,每季均發佈「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結果。

    調查由澳門基金會贊助,澳科大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負責執行,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於2025年6月1至10日進行了2025年第2季澳門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成功訪問了809名18歲或以上的澳門居民。

    根據設定,指數評分範圍為0至200,其中0表示「完全沒有信心」、100表示「一般般、沒感覺」、200表示「完全有信心」。簡單而言,少於100表示「信心不足」、大於100表示「有信心」。

    調查結果顯示:2025年第2季澳門消費者信心總指數為101.71,相較於上季(103.82)下跌了2.11點,跌幅為2.03%。與上季相比,納入總指數計算的六項分指數「五跌一升」。其中,「投資股票」分指數上升,本季爲116.21,較上季(112.37)上升3.42%;「本地經濟」分指數本季為93.61,較上季(100.61)下跌6.96%;「就業狀況」分指數為96.33,較上季(103.39)下跌6.83%;「生活水準」分指數為107.08,較上季(108.30)下跌1.13%;「購買住宅」分指數為99.29,較上季(100.22)下跌0.93%;「物價水平」分指數為97.74,較上季(98.02),下跌0.29%。

本季澳門消費者信心總指數較上季下降,反映整體信心略有減弱,但仍處於樂觀區間(即超過100點)。構成總指數的六項分指數呈現「五跌一升」,唯一上升項為「投資股票」,顯示股市樂觀情緒增強;而「本地經濟」和「就業狀況」顯著下跌,反映經濟增長放緩、就業市場壓力增大;「生活水準」、「購買住宅」和「物價水平」溫和下跌,其中「購買住宅」指數已低於100,顯示購房信心轉趨謹慎。

    2025年第2季,外部環境愈發複雜嚴峻,全球經濟增長動力减弱,貿易壁壘增加,主要經濟體經濟表現呈現分化態勢,通脹走勢與貨幣政策調整存在不確定性。中國內地經濟呈現向好趨勢,社會信心不斷提振,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但仍面臨國內需求不足、物價持續低位運行、風險隱患頻現等困難與挑戰。

    澳門消費者信心雖總體保持樂觀態勢,但在經濟、就業等領域隱憂浮現,極需政策層面關注以穩定市場預期。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政府和社會各界需携手共進,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以應對潛在風險。一方面,著力優化營商環境,鼓勵創新和創業活動,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另一方面,加强就業市場監測,提供職業培訓,提升勞動力整體素質,從容應對就業市場的挑戰。同時,密切關注民生領域,增强民眾對未來生活的信心。政策層面的積極應對和適時調整,將有助於穩固消費者信心,推動澳門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