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独家】刘成昆所长:岑特首首份施政报告聚焦区域协同、经济转型与民生改善

    4月14日下午,澳门特别行政区新任行政长官岑浩辉在立法会发表题为“革新谋发展奋进开新局”的《2025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这也是他上任后的首份施政报告,明确提出了特区政府今年施政的总体方向,即16字目标:加力多元、改善民生、提升治理、融入国家。翻开这份施政报告内容可谓丰富,涵盖从宏观形势分析到具体施政措施等多个方面,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有“澳琴一体化”,凸显了其在区域深化发展中的关键地位;此外还有不少关键词,例如“经济适度多元”表明这已经历时多年持续成为澳门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民生”方向的多重补贴举措体现了政府对市民美好生活的高度重视;“发展”则贯穿于各个领域的规划与实施中,反映出澳门新一届特区政府积极奋进、追求卓越的信心和决心。这些高频词汇也反映出报告当中重点聚焦区域协同、经济转型、民生改善等关键领域的议题。当然澳门民众所关心的以现金分享为重要指标的一些福利继续维持不变,而各项津贴得到了不同幅度的上调,更有新增的“育儿津贴”计划,进一步来鼓励生育,减轻澳门新一代青年的育儿负担。

一、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谋划未来

    报告在宏观角度上提出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明确提出“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定位要通过“北上、南下、西进、东拓”的策略,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则是强调强化规则衔接、科技合作、数据流动等多领域协同;深化与葡语国家的合作,拓展国际“朋友圈”;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企业“走出去、引进来”。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澳门自身的发展,更能发挥其自身独特优势,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为国家新一轮的对外开放贡献“澳门力量”,成为更为精准的“联络人”,提升国际影响力。

二、推动经济适度多元,筑牢根基

    报告将经济适度多元作为核心任务,致力于完善经济治理体系,加大对多元产业的支持力度,这是澳门多年来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外部情势日益复杂的条件下,也势必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更要有危机感。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优质企业和人才;丰富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内涵,培育新兴产业,结合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都有助于改变澳门经济结构单一的现状,增强经济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才能在不确定性的全球经贸发展前景中,争取到相对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机遇。

    而此次报告的一大亮点更在于聚焦经济适度多元时,更多从投入角度提出具体举措。例如,研究设立政府产业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在横琴设立国际教育(大学)城,延伸澳门高等教育至横琴。这些措施明确从资金、人才等要素投入入手,将会更好地促进经济多元发展。

三、强调区域协同发展,深化合作

    报告从中观角度出发,强调区域协同发展。以澳琴一体化为目标,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在法律制度创新、发挥澳门主导作用、处理现存问题、加大招商力度、加强产业联动、深化互联互通、拓展政务民生服务等方面发力。通过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共用、优势互补,为澳门经济多元化提供新空间和动力。

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落实

    不难发现,本次报告更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项目建设,如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澳门国际综合旅游文化区、澳门珠江西岸国际航空运输枢纽港、澳门科技研发产业园等,成为促进区域协同、经济多元的重要抓手,也是力保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之际,加大对本澳的软件、硬件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的信心。


【紫荆独家】岑特首首份施政报告:聚焦区域协同、经济转型与民生改善https://bau.com.hk/site/article/1361761061872795648/app/content_1361761061872795648.html?from=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