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從城市風險管理看防風減災

八月底的兩場颱風,接踵而至,“風如拔山怒,雨如決河傾”,一瞬間,吹動了小城的風采,打破了生活的平靜。風吹雨打去,城市雖漸趨恢復如常,但事後的反思是必須的。痛定思痛,如何最大限度降低颱風和其他氣候風險對澳門的影響,本文從城市風險管理的角度對防風減災提出管見。

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面臨的難題日漸增多,除了交通擁堵等常見的城市問題之外,還遇到過類似SARS、禽流感的城市危機。近年來,全球變暖和海洋氣候變遷導致海水位抬升,颱風頻繁發生,對沿海城市造成的壓力日增。人口集中和產業集聚進一步加劇了城市的氣候暴露度和脆弱性,引發城市氣候風險增加。現代城市已經演變成為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和社會有機體,一個突發事件發生往往會帶來多個次生和衍生事件。由於事件的出現是偶然的,風險則是可識別的,因此以往圍繞於事件的城市應急管理開始轉向城市風險管理。應急管理是當事件發生之際,採取一系列應急救援的方法,減少事件發生後的損失;風險管理則是在某個事件尚未發生時,即研究引致其可能發生的因素,一旦發生會產生何種後果,然後盡量消除或減少這些因素,盡力防範事件發生。簡而言之,應急管理屬於亡羊補牢,風險管理屬於防微杜漸。

颱風來襲對澳門這個海島城市而言,是一個大概率並且影響巨大的風險事件。古根海姆學者獎獲得者米歇爾 · 渥克(Michele Wucker)在最近出版暢銷書《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中,將這類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類比為“灰犀牛”,相對於小概率且影響巨大的“黑天鵝”事件的難以預見性和偶發性,灰犀牛事件不是隨機突發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號和跡象之後出現的大概率事件。颱風狀若一頭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灰犀牛,它是顯而易見的、迫在眉睫的危險,但同時又是容易被忽視的危險。它一旦疾馳而至,將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災難後果,災後重建又需花費大量資源。

作為一種常見的氣候風險,颱風造成的損失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颱風事件本身帶來的危險性;二是遭受颱風襲擊的城市區域的暴露程度;三是城市自身的脆弱性,即應對颱風的韌性和能力。颱風之風險,是事件的危險性、加上城市的暴露程度和脆弱性三者構成的函數。辨識颱風事件的風險、降低城市的暴露程度、提高城市的韌性,是有效應對這類明顯的、高概率的危機事件的法則。

“事先預測並採取行動”,不僅能夠幫助我們避免或躲避灰犀牛式危機事件的襲擊,而且能幫助我們把危機事件轉化成機遇。因此,我們必須用城市風險管理的方式來防風減災,在風起之前便認清問題、識別風險、明晰優先次序並從容因應隨之而來的危險。

具體來看,構建風險管理應對颱風等氣候風險的機制包括:

首先,建立健全城市風險管理體系。制訂澳門城市風險管理、防災減災的中長期規劃,推動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明確相關風險的定義、成因和損害方式以及風險治理等內容,包括風前預警發佈、風中災情通報、風後救災進展的規範,並根據形勢的變化修改完善。

其次,研發城市風險預警指數。除了颱風等自然災害風險的影響,澳門可能遇到的風險還包括各種交通方式、港口碼頭等的基礎設施運行的風險,食品安全、大型會展活動等人群聚集方面的公共安全風險等。由於各類風險積聚疊加,且趨於複雜化,因此可構建城市運行風險預警指數和相應的發佈機制,運用大數據和數據挖掘的技術,集成分析城市風險,即時預警可能發生的風險。

再次,建立智慧防災減災平台。城市風險管理是政府和公眾共同減小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進程。有研究表明,氣候適應障礙主要來自於適應主體的認知和行為。面對日益複雜的風險,政府、社會組織、社區和市民等各方需充分參與,搭建智慧應變便民服務平台,充分利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傳播力量,在第一時間披露明確的信息,確保利益相關者的防災減災溝通及時順暢。

最後,重視風險管理中的金融保險作用。城市風險紛繁複雜,除了政府投入,還必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善於利用金融工程技術,通過保險或期權來提供最佳的風險解決方案,同時通過保險提供資金保障,確保投保對象迅速恢復災後的生產或生活。

思路智庫理事兼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劉成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