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劉成昆:智慧城市建設是城市可持續發展動力
中評社香港10月23日電(記者 蘭忠偉)“智慧城市”這一課題,是澳門特區政府“五年發展規劃”的一個發展方向。22日,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劉成昆受訪時表示,智慧城市是綜合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資訊集成新一代資訊技術,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的城市發展模式。建設智慧城市有助於激發科技創新,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提高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智慧城市建設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劉成昆談到,追根溯源,最早源於1992年新加坡提出的“智慧島計劃”;更多認為是2008年全球最大的資訊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IBM提出的“智能城市”(smart city)。IBM在《智慧的城市在中國》白皮書中定義:“能夠充分運用資訊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資訊,從而對於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的回應,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他續指,作為一個新概念,其內涵和外延在不斷演變。正如從Smart“智能”到“Wisdom”(智慧)的譯法,前者強調的局部智慧,而後者則強調了全局智慧,即一方面充分利用物聯網等資訊技術提高城市之“智”,並將科技環境與人文環境有機結合以增加城市之“慧”。
IT產業可否“承受”城市智慧發展“之重”?劉成昆表示,IT產業日新月異,正如阿里剛成立的達摩院所宣布的:將在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演算法、網路安全、規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於、晶片技術、感測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多個前沿數字科技領域進行佈局。
澳門應通過漸進方式加入智慧城市的發展
劉成昆認為,發展智能城市已成大勢所趨,澳門亦決定加入其中,但以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對澳門城市競爭力調查結果來看,澳門在知識和資訊的競爭力偏低;教育和科研作為科技創新的源泉,為城市競爭力的提升提供了內生的發展動力,然而澳門在這兩項上也是偏低。
“成為一個智慧城市需要一個漸進過程,而非一蹴而就的轉變。”劉成昆指出,短期需透過IT產業合作,引入更先進技術,尤其是人工智慧和雲計算,因為這是推動科技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同時,應下決心做好城市建設數據基礎設施,數據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數據使用愈好,城市競爭力就愈強。而長期來看,智慧城市將是融合先進科技、有效管理和人文關懷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