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提升民生福祉 共享美好生活
社會各界喜迎十九大順利開幕,大會上習主席報告給人影響最深刻的是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全新提法:“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一九八一年十一屆六中全會提出“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時隔卅六年,大會對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做出新判斷。
澳與祖國共生共榮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體現出一般性需求已經滿足,對需求升級的渴望;“不平衡”表現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資源配置和發展程度的不平衡;“不充分”展現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不高,民生如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領域發展依然不充分。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以習主席為核心的中央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惠民舉措落地實施,人民實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增強。
澳門與祖國共生共榮,經過十餘年經濟騰飛,財政儲備豐厚,特區政府近年來加大公共支出,強化民生改善,使民眾能夠更多享受經濟增長的紅利。在去年公佈的澳門首個五年發展規劃中,廿一項未來社會經濟發展主要指標中有十六項聚焦民生;在《逐步落實規劃,共建美好家園》的二○一七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把民生工作放在首位,在今年繼續全力落實各項民生福利措施,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改善和提高居民整體生活素質,體現共建共享精神”。特區政府近年來在醫療、教育及社會保障的支出總和已接近總支出的一半,可以說,每一個抽象百分比的背後,都隱含着民生領域的具體變化。
經濟發展生活提質
行百里者半九十,諸如勞有所得、住有所居的民生欠缺依然存在。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補齊民生短板,共享發展紅利,促進幸福需求在升級,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更多的幸福感紛至沓來、精彩紛呈,還需要付出更大艱辛和更多努力。
美好生活的支撐在於經濟發展,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堅持居民收入和經濟增長同步提升,勞動報酬和勞動生產率同步增加,將經濟發展水準的提高與個體的收入水準有機結合,讓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有效造福勞動者,從而“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同時政府履行好收入再分配的調節職能,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縮小居民收入的分配差距。
過去多年居民資產配置以房地產為主,房價上漲使有房者資產迅速升值,同時也抑制了無房者尤其是青年人的置業需求。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讓房地產回歸其“居住屬性”,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和遏制房地產投機行為。報告並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有利於保障居民的住房需求,有助於啟動房屋租賃市場,尤其是有益於青年住有所居。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提升幸福感,共享美好生活,還需要共同努力打拼。共享不是坐享其成,實現共享生活依賴在實際工作中的合作和共建。既安居又樂業,通過教育和培訓,不斷學習,累積人力資本,提升就業競爭力,積極主動融入智慧城市生活,彼時幸福感指數就會上升。
改革生態文明體制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美好生活的前提條件,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因此“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澳門在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過程中,同樣需注重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為遊客為居民打造寧靜、和諧和美麗的宜遊宜居之城。
人民幸福滿滿,來自於國力強盛、民生改善。改善民生並沒有終點,只有接連不斷的新起點。伴隨着社會主要矛盾的切換,新時代人民的需要已從“物質文化需要”轉化到“美好生活需要”,“落後的社會生產”轉化到“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共建美麗中國,共享美好生活,人民的民生福祉才會更加充實、更可持續。
思路智庫理事、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 劉成昆